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高欣/文 夏春秋/摄)“为了上好这堂课,我熬了整整一个通宵,我也不知道我在紧张什么……”5月21日晚7时,13教A203欢声一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涂江波带着满脸笑容走上讲台,以一个幽默的开场开启了《生命长江》第七讲:长江开放史。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近现代170多年的发展征程,你会选择哪个词?”涂江波发问。“弱国无外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奋斗”……现场同学踊跃回答。“你们说得都没错,但我会选择‘开放’一词,如果再加一个载体,那便是长江。”涂江波表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开放史;从长江开放的角度来看,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很多事件与长江开放息息相关,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因此,长江开放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随后,他分别就近代史与现代史两个时间段内长江的开放情况进行了具体阐述。
他将长江在近代史中的开放分为了三个阶段:长江门户的开放、长江中下游的开放和长江中上游的开放。这三个阶段对应的标志分别是上海、汉口和重庆三座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要了解这段历史,除了英国,我们还有一个国家不能忘记,那就是日本。”涂江波说道,“19世纪60年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就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以后,被迫开辟通商口岸,而日本觊觎的正是重庆、沙市等长江流域城市。”
近代长江开放的结果是什么呢?涂江波将其总结为“殖民化”与“近代化”。殖民化是指通商口岸的开辟促使租界开始出现,在政治方面,侵略者不断扩张租界的权力范围;在经济方面,租界俨然成为西方列强窃取中国财富的输血管。但从另一个角度,长江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近代化。他分析道,宏观上看,长江开放推动了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微观上看,长江开放促进了西方一些近代化的交通、通讯、文化事业传入中国。
“近代史上外国势力的入侵,曾经客观上带来中国局部区域、领域的发展,那这是不是意味着近代化‘侵略有功’呢?”涂江波再次发问,现场同学纷纷摇头否认。他果断地告诉在场同学:“近代化不代表‘侵略有功’,近代长江的被迫开放,殖民化是主要的,近代化是次要的。”
其后,涂江波按时间顺序对建国后长江开放的进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着重讲解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弓箭模式”。最后,他联系近期的“中美贸易战”和这段长江开放史强调:开放,一定要在自主、平等、主动的基础上开放。
提问环节中,现场同学对历史上沙市曾经十分繁荣,被列为通商口岸,如今却稍显落寞的原因十分好奇,并请教涂老师长大学子能为沙市发展做些什么。涂江波回答:“铁路网建立以后,长江航运地位降低,沙市的航运优势也降低了。如果长大学子愿意毕业后留在荆州、建设荆州,那对荆州的发展则是非常有利的。”
中文11701班的赵德强说:“老师对长江发展史的详细介绍让我对我国这段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问环节老师的回答让我有了毕业后留在荆州的想法,我也想为我‘第二故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编辑 李胜杰)